5月12日上午,信阳市浉河区十三里桥乡寺河村的茶山上,热闹异常。10多名村民手持电动采茶机,穿梭在生态茶园内的茶垄间,不一会儿就采满一篮篮鲜叶。
从茶山上下来,这些鲜叶很快被送到离此不远的信阳市福隆茶叶有限公司的现代化生产车间内,经过机器筛选,用来加工生产新式茶饮、茶点的基茶原料。
茶农张华兴奋地说:“政府组织茶企大量收购夏秋茶茶青,往年没人要的夏秋茶,今年成了香饽饽。”
传统的信阳毛尖生产,主要集中在春季。谷雨过后,大量夏秋茶鲜叶资源被弃之不顾。虽说前些年在政府引导下,茶农和茶企开始利用夏秋茶生产“信阳红”等新茶类,但因采摘成本居高不下,市场反应一直不温不火。如何有效提高鲜叶利用效率,持续增加茶农、茶企收入,是近年来信阳茶叶生产始终在谋求破局的难题。
4月26日,河南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茶叶专项暨2024年浉河区大宗茶生产启动仪式在浉河区十三里桥乡寺河村举行,省、市、区联手发展大宗茶,延伸产业链,推动夏秋茶生产破局,帮助茶农、茶企增收。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李杰表示,推广茶叶机械化采摘与大宗茶加工技术,推动夏秋茶资源综合利用,提高了茶园利用率,提升了茶叶加工技术水平,增加了茶企茶农收入,有效破解了信阳市茶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通过对市场的深入考察,我们发现当下奶茶、水果茶、冷泡茶等新式茶饮市场需求巨大,而制作这些新式茶饮所需的基茶原料,以夏秋茶鲜叶为主。”信阳市福隆茶叶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刘辉表示,信阳拥有260余万亩的茶园,仅浉河区就有63.5万亩,为发展大宗茶提供了海量的鲜叶资源。
“抢采明前茶,快采谷雨茶,推广大宗茶,实现了‘片片叶子都利用,枝枝芽芽都变金’,大幅提升了茶园的单位产量和经济价值,探索出了信阳茶叶生产的新路径,擘画出茶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画卷。”浉河区区长邵永峰说。
为了大力发展大宗茶,浉河区一方面推动机制创新,推广茶园集中托管,加强茶园管护,提高茶青产量;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市场开发,加大经营主体培育,拓宽大宗茶市场销路,努力开创茶农、茶企、政府多赢局面。
“托管后的茶园,机械采摘省时省力,每亩可产2000斤以上鲜叶,至少增收1000元。”张华乐呵呵地说。
刘辉表示,他们刚刚接到福建某茶企3000吨大宗茶的订单,正在加紧组织生产,“今年订单能消化1万多亩茶园的鲜叶,而且市场会越来越好。”
来源:来源: 大河网-河南日报(记者 刘宏冰 通讯员 陈笑闻),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